查看原文
其他

火箭军这个连长太厉害!看完不得不服

2017-06-14 中国军视网

驱车仗剑,驰骋天疆。他是锻造国家王牌、执掌大国长剑的发射连长,想本应该是一个龙吟虎啸的威猛汉子,但他给人第一印象是,中等个头,瘦削身材,带着一丝草原男儿特有的肤色,炯炯有神的双眼透射着坚毅、睿智、果敢甚至诡秘的光芒。

他就是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一连连长尹东,短短7年军旅路,4次将导弹送上蓝天,4次戴上军功章,成为“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人物”,带出响当当的“二等功连”。一位作家采访他后,感慨地说:“许三多不抛弃、不放弃的精神固然可贵,但尹东带兵有新法、打仗有韬略,这才是新型连长的标杆!”

初夏时节,记者走进这支导弹劲旅,发射架下感受连长尹东的带兵魅力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w0514kpspgy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
“60分的连长,带不出100分的兵”

那年7月,整旅兵进高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,数十套发射单元轮番接受考核争夺“发射权”。尹东上场,从操作规程到预案方案,娴熟作答,连标点符号都没落下,考核组提醒他:“说要点就行了。”

“操作规程字字是令,咋能只讲要点呢?”尹东一脸正色,坚持把规程背了一遍,3个多小时直讲得口舌生烟。基地主考官鼓励尹东说:“小伙子好好干,是个好苗子!”

10天后,新型导弹试验发射如期进行,尹东依令操作。突然,指令出现“间断”,一秒、两秒……等到指令恢复,已过去几十秒。是继续还是退出?尹东与指挥长吴铁贞一合计,认为可以靠精准熟练的操作“找回”时间差。

一声“点火”,长剑飞天,望着导弹留下的恢弘弹道,尹东自信地笑了,目光投向更远的战场。那年底,尹东戴上二等功奖章。


事非经过不知难。尹东的砺剑追梦征程并非一帆风顺。

2010年7月,尹东带着自信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来到部队:连续4年评为优秀国防生、获得一等奖学金,陕西省机械创新设计荣获银奖,学校数学建模竞赛2次夺冠。

“去修理所吧,大学时的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用得上。”别人“好心相荐”,尹东却态度坚决:“要去就去发射连,我就想亲手把导弹送上蓝天!”尹东如愿,没成想却连连遭遇“尴尬”。


“跑三路”,是默背导弹电路、气路、液路图简称,是导弹操作的基本功。旅总工程师李志锋介绍说,跑通一张中等难度的图纸,相当于熟记一座省会城市的交通路线。

刚到连队,老兵把几张5米来长的电路图挨个铺开,一口气“跑”完。尹东用了半个月,一张图纸还没弄明白。

一次专业考核,尹东没有及格。连队干部告诫他:“导弹专业学不精,就拿不到发射场上的合格证!”

“60分的连长带不出100分的兵!”尹东横下一条心,向难度系数最大的“跑三路”发起冲锋。

加夜班、熬通宵,喝浓茶、嚼辣根,“常规动作”尹东一样不落,一本几万字的专业书,他背得滚瓜烂熟;密密麻麻如蜘蛛网一般的电路图,他靠“节点串联”大幅提高学习效率。


学专业,尹东立下“三不规矩”:“不找任何借口放松学习、不让任何原理一知半解、不把任何疑问留到明天。”一张图纸成百上千个点,尹东一个一个搞清原理、熟记于心。

能吃苦、会学习,尹东仅用3个多月就跑通6张图纸。后来,他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,还把几十本随装资料悉数读遍。

一次,一名知名导弹专家来旅授课,问到一个二极管的功能。全场默然,尹东如数家珍,让这位专家赞不绝口:“几十本教材只有一处提到,你把专业学到了极致。”

带兵打仗,就必须做“刀尖子”上最硬的那块钢!凭借过硬专业素质,尹东成为火箭军二级发射架指挥长,带领连队出色完成实兵演习、实弹发射等10多次重大任务。




“大山挡得住目光,不能挡住视野”


尹东所在导弹旅装备的是新型精确打击“杀手锏”武器,担负的是“国家使命”。

发射一连的兵很“潮”,从外军知识到前沿科技,人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。别人夸他们有本事,大伙儿都自豪地说:“我们有个‘潮连长’。”

几十个记者来采访,他手拿一片纸,画上“一棵树”,滔滔不绝一讲就是一上午。这棵“树”,就是他的“思维导图”,不仅是他工作的“法宝”,也是全连的“财富”。

当连长第一堂课,尹东便介绍堪称“革命性思维工具”的“思维导图”,有人批评他“基层连队玩那些‘高大上’有啥用?”他却说:“大山挡得住目光,不能挡住视野!执掌大国长剑,必须具备战略思维!”


大学生士兵刘大鹏擅长平面设计,学专业却理不清思路,尹东决定拿他“说事”。他面对面地传、手把手地教,把复杂抽象的导弹专业知识,通过发散思维变成一张张“树状图”,枝丫相连,逐渐细化,每片“树叶”具体成一个知识点。

“一张思维导图,搞懂一本教材。”刘大鹏专业水平提升很快,在连队专业考核中,长期“垫底”的他一跃登上“龙虎榜”。

三级军士长臧凯以前连电脑都不会玩,如今能够运用“思维导图”筹划工作,开展授课。他对此深有感触,与其说在改变了习惯,不如说是“刷新”了思维。


连队工作繁杂,尹东在连队推行数据处理模式,让“人装弹”“米秒环”进入大数据时代;连队官兵训练成绩参差不齐,他通过数学建模方式构设个体训练、班组训练、分队训练三个层次的数学模型,连队训练从“概略瞄准”走向“精确操作”。

“导弹武器千里制敌,更要知己知彼,对手‘看不见’但必须‘看得清’。”尹东经常强化战士的战略思维。他自己是个“军事迷”,喜欢研究外军。在连队,他建起“军情观察室”,地方巴掌大,信息通四海,官兵把它称作“睁眼看世界的瞭望镜”。

尹东定期从互联网、军事杂志、名家著作中梳理最新国际形势、外军装备、经典战例等,用“思维导图”软件制成口袋书下发官兵,日积月累涵养战略眼光。


一次对抗演练,发射一连快速转进,趁着茫茫夜色完成野营部署,尹东故意“埋雷”。四级军士长于清泳来来回回转几圈,走进尹东的帐篷:“连长,这种部署不符合实战要求,海湾战争中就出现过类似败仗……”于清泳一口气列出5处“短板”,还建议运用“兵法”隐真示假迷惑对手。当夜,一连重新进行筹划、寻找合理点位,直到凌晨一点部署完毕。

抬头看天,星光点点,尹东脸上泛起自信的笑容:连队战士一双双“穿越大山”的眼睛,今天能识破他故意设置的“迷局”,明天也一定能够透过迷雾,在未来战场所向披靡!




“把兵练到极致,让能打胜仗更有底气”


2015年,该旅荣膺首届“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”,媒体用“战位连着中南海,号手系着百姓心”来形容这柄“国之利剑”,许以“一剑封喉”的厚望。尹东所在的发射一连,便是剑锋上的剑尖。

“‘剑术’练不到炉火纯青,拿什么确保‘一剑封喉’?”尹东叩问自己,也警醒全连。他把“从难从严施训、把兵练到极致”当作备战打仗的“练兵法则”,反复锤炼淬火,锐其锋芒。

这是一次实弹发射演习。关山重重,长剑倚天,发射演练一路闯关破险,进入关键时刻。天公再出难题,狂风骤起,飞沙走石。

“风速接近战标极限,仗还继续打吗?”发射号手颇为担心。

“假如敌人已经行动,你打不打?如果命令已经到达,你打不打?平时不敢挑战极限,战时怎能‘一锤定音’?”尹东一连串发问,语气十分坚定。

发射圆满成功,不仅检验了导弹装备在极端天候条件下的性能,还强化了官兵严摔苦练的思想。


当连长不久,尹东组织战备检查,战备库室物品摆放不够规范。尹东对照战备规定一点点抠、一项项改、一遍遍查,重新规范3类库室、140套专业资料、500余件战备物资摆放秩序,立地现改、常态固化,连队始终保持“随时能动”战备状态。

“连长诡着呢,他就是我们身边的‘蓝军’。”官兵说起尹东,一肚子“苦水”。

“把兵练到极致,让能打胜仗更有底气。”2015年7月,一连组织战术训练,有的战士专挑平坦地面练。尹东在遍地瓦砾中开辟“战场”,拉起铁丝网、点燃发烟罐、架上高压水枪,他和值班员率先示范。

几年下来,官兵练出钢筋铁骨,个个成为发射场上的“特种兵”。一连的做法,被拍成专题片,在全基地推广。


连队组织全防护状态下发射训练,骄阳似火,闷热难耐,有的战士戴着防毒面具却不安滤毒罐。尹东发现后,在密闭帐篷里扔下几个发烟罐,全连逐人过关,4名战士被呛得“现出原形”,从此训练场上再无人敢弄虚作假。

在尹东看来,只有把每个战位、每个号手都练到极致,才能令敌丧胆。

班长于清泳是全旅有名的“瞄准王”,3次发射导弹,专业技术无人能敌。尹东却给他专门开个“提高班”,把瞄准误差值由战标允许的“时间段”缩减为峰值条件的“时间点”,逼着他在极限条件下“一瞄准”,把他培养成为火箭军最高等级的一级操作号手。

有人问尹东:“事事求极限,有必要吗?”他只有一句话:“练兵打仗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”


2015年,尹东参加全旅红蓝对抗演练归营,便把对抗机制引进入连。从导弹理论到实装操作,从队列会操到战术训练,采取个人竞技、班排比拼;单项评比、整体对抗;要素排序、系统较量等“组合拳”,处处搭擂台,项项设武场,在快节奏、高强度、超负荷、多干扰的交替互考中逼出“最强大脑”“最硬战力”。

从年初到年尾,几十轮对抗下来,连队训练水平大幅提升。年底考核,他又从兄弟连队请来高手当裁判、挑毛病,用全旅“最高标准”检验摔打官兵。前不久,尹东向全旅发出挑战,要与各路高手“过过招”,他说:“站在巨人肩上,永远胜人一筹。”

那年夏天,全军一项重大军事演习如火如荼,尹东带领全连官兵仗剑出征。军委首长远程抽点,发射一连迅即行动,以两发两中的优异成绩,出色完成火力突击任务,尹东再次戴上一枚金灿灿的二等功奖章。




“跨过心中代沟,才能跨越带兵鸿沟”


今年5月,尹东参加全军“奋斗的青春最美丽、强军的典型最可敬”分享交流活动巡讲三军,还未归营又被请进网络直播间,与全军官兵交流带兵经验,赢得广泛好评。

如今,基层官兵年龄、兵龄、党龄倒挂现象十分普遍。一连也不例外,既有“70后”也有“90后”,而尹东是个“80后”。上任连长伊始,他也遇到了基层带兵人面临的许多难题。

“跨过心中的代沟,才能跨越带兵的鸿沟。”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浪而行的尹东,深知“带兵带心”的道理。


2014年年初,人员编制调整,兄弟连队一批战士分配到一连。虽在一个院,新来的同志明显感到“水土不服”,“合编”之后却难“合力”,连队建设面对一道道“坎”。

“住到班里去,摸透战士想什么。”尹东与指导员商量后,卷起铺盖搬进了正处低谷的六班。可没想到的是,一颗滚烫的心,却处处遭遇“冷脸”:他一回班里,欢声笑语戛然而止;只要他待在班里,大家就溜到室外,甚至午休也宁愿在学习室里和衣而眠。

身在兵中,却难以走进兵心;天天相见,却成为“最熟悉的陌生人”。面对窘境,尹东不气不恼,他坚信“只要功夫深,热情能融冰。”


他主动扑下身子、放下架子,与大伙一起整内务、站夜岗、拉家常,帮助战士规划成长路线。他通过观察,发现六班战士体能有潜力,便想方设法引导大家争当“体能王”。

2个月后,连队组织万米武装越野比赛,六班以全优成绩夺得第一名。大家想给尹东说说感谢的话,他却悄悄地把背包搬到了另一个班。

一班接一班,挨个轮流转。这一住,就是460多天,尹东写下20余万字的《住班日记》,先后为80多名战士建立了“成长档案”,摸索出家常式、表扬式、讨论式、调和式、迂回式“谈心五法”,成为全旅带兵骨干学习的“教范”。

与战士零距离、心贴心接触,不仅增进了感情还察悉了实情,使尹东按纲建连依法带兵瞄准了“靶心”。在他为战士建立的“成长档案”中,一批“留守兵”“单亲兵”成为关注重点。


战士小马是单亲家庭,性格内向,遇到困难容易退缩,有段时间,体能考核、专业理论一落千丈,萌生了混日子退伍的想法。尹东和他结成帮带对子,一点一点帮他树立信心,如今小马已成为连队的技术骨干。

严与爱,本是一组矛盾体,尹东却总能找到最佳契合点,他像块磁铁一样,把全连紧紧凝聚在一起。

中士黄新玲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住院,急需10万元手术费。尹东带头拿出2万,并动员官兵一起凑了6万余元,帮小黄母亲度过了生命之险。当小黄把钱一分不少地还给战友们时,眼含热泪说:“还得了的是钱,还不了的是情啊。”


在连队采访,记者听到很多尹东用真情换真心的感人故事。

连队指导员李东升是尹东的学长,谈起自己的搭档,李指导员开玩笑说:“对连长既爱又‘恨’,爱的是他带兵管理很有一套,恨的是他搞教育也有一套,让我这个指导员很有压力。”




“这办法那办法,依法才是好方法”


一支军队,严则所向披靡,松则溃不成军。身为一连之长,尹东深知,火箭军作为镇国重器,导弹武器技术密集、信息化程度高,不仅要锤炼过硬的能力素质,还要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做保证。

尹东坚持带兵先学法,把条令条例熟记于心、战备训练规定了如指掌,真正把法规当铁规、把条令当命令,通过一点一滴固化、一兵一卒塑造、一朝一夕养成,真正使纪律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

“打提前量”是基层见怪不怪的“常见病”,曾有一段时间一连也不例外,有的习惯早晨提前起床、操课提前集合、拉动提前准备。

尹东却与这些“惯性做法”较上了劲,他拿出《内务条令》:听到出操号后,各班排迅速集合。“条令条令,条条是令!”他认为,“迅速”指的是动作快而不是提前准备,如果事事都要“提前量”,不仅败坏作风,对战斗力是极大损害。

为提高集合速度,尹东对班排列队、报告点名等环节进行规范,剔除冗余程序,把2分钟的集合又缩短15秒,连队“无预告集合”“无预告点名”成为常态。

去年底,上级组织无预告拉动,一连最先集结完毕,人员一个不少,装具一样不落,令考核组赞叹不已。


尹东当连长,发现一个怪现象:连队全年人员外出,理由大多都是“购买生活用品”。究其缘由,有的认为“写理由就是个形式”“这个理由易批假”。

他在全连开展“讲法规做守纪人、讲信任做贴心人、讲坦诚做敞亮人”谈心交心活动,引导大家认清“请假事情虽小,反映的是对制度尊重”“如实写清事由,体现的是对组织信任”。随后,大家请假外出再也不用遮遮掩掩,向组织交实底、讲实话、道实情成为官兵自觉行动。


“军队是要打仗的,平时有好样子,战时才能打得赢。”旅长张杰评价尹东说,他带兵在平时,日积月累形成好样子。

每月连队组织队列会操,尹东不仅要求看队列动作、排面呼号,还加入提问动作要领、抽点讲解示范等内容。

从战备拉动演练、军事技术比武到基础体能训练专攻精练,这样的“折腾”连队官兵习以为常。

这几年,连队常态保持着按战备要求储放物资,排列有序,一装就走;就寝后衣物全部按顺序规整叠放,上铺鞋尖朝里、下铺鞋尖朝外,提脚就穿;装备车辆日检查周保养,油料充足,备件齐全,随时能动。


事情依法办、连队依法建,尹东带兵带出了名。2015年,旅承担全军学习贯彻新《纲要》试点,上级点名要在一连组织观摩。尹东将经常性工作细化为78项具体指标,把强军目标落实到一人一岗、一点一滴,参观见学者见他就竖大拇指。

从军7年,无论到哪个岗位,尹东都坚持上任先学法、决策先依法、遇事先找法,通过部队“大熔炉”淬火加钢,逐步成长为坚定的法治执行者捍卫者信仰者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带兵治军理念。

今年年初,军地英模学习“大功三连”座谈会上,尹东依法建连育人的经验赢得纷纷“点赞”。




“敢于淬炼‘刀尖子’,才能带出‘尖刀连’”


该旅历史上最严酷的实兵对抗演练拉开帷幕。“大敌”当前,尹东却提出:“让连队士官臧凯和李光明担任指挥员。”这在全旅是首次,在火箭军也不多见。官兵哗然,尹东顶着压力,悉心帮带,成功开创全旅士官筹划作战行动的先河。

有人说,一连的兵是“挑”出来的,尹东自豪地说:“好树靠栽,好兵靠带。”


2015年9月,该旅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归建。一纸命令,一连17名专业骨干播撒全旅,17名阅兵骨干补入到位。头顶光环、颜值很高,这些“瞪眼王”“一踢准”却在专业考核、体能对抗中频现“短板”。

进了一连门,就是一连人,决不让一个人掉队!

随后,尹东为他们每个人制定了“补差训练图”,因人施教强化训练。发扬他们能吃苦的精神,采取负重越野、高地冲刺等训法,补齐他们的体能短板。引入“思维导图”教学法,对照专业岗位绘制3类128张图表,打了研讨式、启发式、发散式一套“组合拳”,仅用4个多月就让他们“淬火成钢”,在各个战斗岗位上担当重任。时隔不久,这些战士带着自信,凭借精湛技术,远赴高原戈壁执行跨区演练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

手握重器,须有良才。尹东深知,培养能打仗的人,是未来打胜仗的关键,火箭军是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,作为新型导弹的发射连长,手下须有一批能打胜仗的官兵。

尹东当连长不久,就着手培养“全能号手”。这在发射架刚刚完成扩编、专业骨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,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过于激进,劝他不要操之过急。

尹东却说,战斗力等不起,培养打仗之才慢不得!专业理论学习,他打破编组,推行全学全训,做到主业精、副业通;实装操作训练,他把刚刚成为转载指挥员的战士推上前线;选拔培训驾驶员,他推荐导弹专业过硬的人选送学驾驶,无形之中多了一个“隐形备份”操作号手。

几年下来,一连的骨干成规模、有梯次地建立起来,连队战斗力一直保持在全旅前列。


身为一连之长,尹东识才爱才,让有个性的人能够彰显个性,让意志消沉的昂扬斗志与激情。

上士李亚蒙,曾是全旅唯一的导弹发射车“列兵驾驶员”,两次参加首都阅兵,次次驾驶基准车,还在中央电视台“超级战士”节目中露过脸。本事不小,脾气也大,习惯被人“高看一眼”,却被尹东经常“挑毛病”,他就变着法儿“软抵抗”。

尹东看中这个“好苗子”,不急也不恼为他“纠偏”、给他鼓劲。他开车有点“虎”,尹东就用“婆婆嘴”不停提醒安全隐患;检查装备,尹东要求他必须按规程要求钻到车底,弄得他满身灰土;他驾驶技术一流,尹东又带他学习瞄准和控制专业,练成“多面手”。

如今,李亚蒙成了全旅的技术大拿,对此前和他“过不去”的尹连长十分感激。


英雄连队英雄兵。尹东当连长以来,连队20余人成为技术能手,85%的骨干精通2个以上专业。发射一连成为人才济济、随时能战的钢铁集体,成为闻名火箭军的“尖刀连”。



尹连长的小故事

组建“砺剑尖兵班”


尹东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,打小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。没有蒙古大汉的魁梧外型,却有着草原一般的内涵和胸襟。从6岁起,尹东便一边放羊,一边看书。从小学到中学,从初中到高中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是地地道道的“学霸”。

2006年高考,尹东更是以618分的成绩列全旗第三名。怀揣着对绿军装的梦想,尹东在高考志愿书上兴奋地写下了“西北工业大学”,成了一名光荣的国防生。

优异的个人成绩,让尹东一度认为,国防生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。然而,一次经历转变了他对国防生的理解:不仅要成绩优秀,军事素质更要过硬。


2008年,西北工业大学与某武警学院携手为本校新生军训,尹东是教官之一。教官集训期间,武警学院的学员很快把内务整理得有模有样,看着一旁还在忙碌的尹东,开玩笑地说:“你叠的被子挺像坦克啊。”

这句话,让一向“拔尖”的尹东意识到,虽说学习成绩优秀,但自己离合格军人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。军训结束后,他向校选培办提出组建“尖刀班”的想法。

对此,校选培办时任主任多次找到校领导协商:“有如此激情的年轻人现在不多了,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,给他们多创造条件。”最终,在王主任的鼓励下,“尖刀班”艰难地生存了下来,尹东也在大家的举荐下成为首任“尖刀班”班长。


初次徒步拉练,尹东的记忆刻骨铭心,同时,也让校园里的许多人改变了对“尖刀班”的看法。拉练中,由于天气过于炎热,加之准备不充分,“尖刀班”成员杨红齐中途中暑。众人劝其打车返校,杨红齐愣是不依,咬牙坚持,硬是在一班人搀扶下奔向终点。尹东回忆说:“行进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脱鞋,一脱鞋,再穿就痛得不行。我的两只脚上磨起了8个血泡,右脚小脚趾甲都磨掉了。”

“尖刀班”的精神感染了周边师生,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防生参与进来。“尖刀班”的训练也逐步升级,他们坚持定期组织内务评比、徒步行军、体能训练……

两年后,“尖刀班”发展到33人,事迹也被多家媒体报道。2010年5月30日,原第二炮兵政治部干部部授旗“尖刀班”,正式更名为“砺剑尖兵班”,并在6所国防生院校推广试行。


4个发烟罐


说起4个发烟罐的事儿,一连的许多官兵都一脸苦笑。原来,都吃过发烟罐的苦头。

2015年,部队野外驻训期间,旅里组织全防护训练并普考。要知道,炎炎夏日,官兵身背战斗装具,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身防护实属不易。对此,有人打起了歪主意:不安装防毒面具滤毒罐,简化防毒衣里层防护程序。

“作为指挥员,训练中必须有推倒重来的勇气和毅力。”看着连队的训练现状,尹东决定做出改变。


这天,尹东像往常一样,组织连队开展防护训练。按惯例,规定时间内,官兵们均完成了全身防护,接下来就是接受检查。但这次,尹东没有立即组织检查,而是将大家带到了一顶帐篷前,他将4个发烟罐同时在帐篷内点燃:“今天不检查了,咱们到帐篷里呆3分钟,坚持不了的,可以提前出来。”

帐篷里黑烟滚滚,不一会儿,就有一半官兵咳嗽着提前退出了训练。看着大家因为防护不到位而吃了亏,尹东阴沉着脸说:“战场上,生与死也许就是一层防护装具的距离!平时训练如果偷懒耍小聪明,将来战场上是会吃大亏的!”

打那以后,一连彻底纠治了官兵以时间快慢为防护训练标准的错误,训练中再也没人耍小聪明。后来,旅里多次组织防护考核,一连合格率均达到了100%。


“使坏”的连长


训练中,尹东经常操作号手“使坏”,换言之,给自己人找点“麻烦”。

有一次,尹东发现排长季玉强操作时心浮气躁,没仔细检查装备状态,便上装开始操作,进行到最后时,有个提示灯没有亮。突发状况让季排长不知所措,急得满头是汗。现场把关的尹东,暗示他再好好检查一遍。但他前后检查了两次,依然没有发现问题所在。尹东当场批评他:“检查要细致,这个地方是我故意给弄‘坏’的。之所以这么做,是为了让你长记性,装备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

2016年9月,在训练中,旅里不仅设置了导调组,而且专门抽调专业骨干模拟蓝军。当时,导调组给出的科目是“一连遭受袭击,进行全防护操作”。训练场上,尹东提前检查大家的防护情况,发现战士张殿玉、王升未带防毒面具,随即,尹东当场判他们阵亡。两人极度不理解连长的做法,前去理论:“你批评我们一顿就得了,导调组又没看见,哪有自己人判自己人阵亡的啊?”对此,尹东说:“战场上不会有判官,只有生死。训练不是为了得高分,更不是做给导调组看,而是为了补齐短板打胜仗。对不起,你们阵亡了!”


连长的“约法三章”


在一连,尹东“约法三章”:干部可以给战士送土特产、干部坚决不能收战士的土特产、不管谁带了大家一起分享。

对于尹东的“约法三章”,一连的官兵都感触颇深。二级军士长杨继同回忆,那次连长到陕西出差,回来后,不仅手把手给官兵传授出差期间所学知识,而且还给每个班都带了一瓶当地特产“永明辣酱”,战友们都暖心的给他点赞:“连长礼物虽辣,但吃下去却甜了我们的心。”

“连长就是这么一个‘自私’的人,允许自己给官兵带礼物,却从不允许官兵给他带礼物。”战士卢启飞回忆,一次他休假归来,专门给尹东带了一份家里自制的米粉,不管怎么说,他就是不收,最后在两人的共同建议下,把这份“心意”送到炊事班,请他们帮忙加工煮熟,全连共同分享美食。

“连长的‘约法三章’,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。”下士刘大鹏感慨道,这样过硬的好连长才是我们真正的标杆。



有担当的青春最出彩,奋斗者的青春最美丽。

“让梦想放飞在强军路上,把青春凝铸进大国剑锋。”这是连长尹东的青春誓言,也是一名指挥员的如山承诺。



猜你喜欢


声明: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记者:蔡瑞金 李永飞  摄影:陈双维 丁耀楠

责编:罗立

投稿邮箱:dongyu@js7tv.cn、luoli@js7tv.cn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